龙腾小说_书包族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渎神恋 > 章节目录 第九章 顽疾
    道经修习过程从易而难,炼丹境第一层多数人在几月内即可有所小成,但往后开始,法门越加奇妙,艰深困难处便显现出来,第二层一般人便要修习两年,第三层四年,第四层七年。



    至于第五层驱物则是一大分水岭,资质稍差者便一生停滞于此,平庸者修习个十几二十年也不稀奇。



    不过在这收徒一向极重资质的清风观中,大概是没有这所谓的普通人存在的,门下弟子十之八九皆是些天资出众者,根骨奇佳,只需师门长辈指点一二,修道少走几步弯路,驱物境基本可在十五年内修成,当然在这其中,夙夜早已远远领先无数同辈。



    而把境界修入驱物后,便是有了万法之根本,可以祭炼与自己心意相通的神兵利器,诸般奇妙法术经过神兵施展,威能可更上一层楼。



    当然神兵亦有强弱之分,如今一些闻名于世的,大多是神魔大战后诸天神灵所留,千奇百怪,威力绝伦,小可御空飞行,大的更能惊天动地,仗之睥睨天下,几无敌手。



    不过万年下来,天下无数世人中不乏有风华绝代之辈,直到如今依然叫人记忆深刻,这所留下的神兵也不见得弱于神灵所留。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天下修道者中一个不成文的习惯。



    自古以来,剑便象征着温良君子,古之圣品也,乃短兵之祖,至尊至贵,人神咸崇,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天下大多修道者,仰慕之余,所修法宝多半是剑之一流,就连清风观也免不了对修剑的向往。



    天坛峰一脉中,算上初夕与云易水也就三个弟子,大师兄夙夜修为最深,次之便是云易水。



    云易水的资质料想是不会弱于夙夜的,又自小得云玄宠爱,有各种天材地宝筑基,本身也是聪慧过人,加上云玄悉心教诲,在六岁之时正式修道,仅仅五年,居然在她十一岁之时也修到了炼丹境第四层,在清风观中乃是有名的奇才之一。



    至于初夕不提也罢,夙夜与云易水自小便极得师门长辈关心爱护,几年来不知得到过多少天材地宝,云玄更是赐下神兵“干将与莫邪”给两人做护身法宝。



    ——此段记载出自《洛神恋·清风篇》



    三清殿内,夙夜一字一句,开始传授初夕口诀。



    这套口诀说长不长,只百字左右,但苦涩艰深,初夕用尽心力,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方才尽数背下。



    夙夜待他完全熟记,微松了一口气,最后不放心,又说了一些呼吸吐纳的法子。



    初夕似懂非懂,但还是道:“师兄,我记住了。”



    夙夜点了点头,此次初为人师,不由得谈性大发,忽然对初夕说起了一些清风观内的大概情况。



    “云师姐这么厉害啊!”当夙夜提到云易水修为之时,初夕情不自禁地感叹了一句。



    夙夜微笑道:“不错,师妹极是聪慧,天赋异禀,师傅传她什么,往往是一点就通,资质就连我也不如她,现下她只是修道日浅,火候不足,加以时日,她成就必定不可限量,莫邪剑在她手中,定是能发扬光大。”



    说着,他嘴角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温柔的笑容,眼中亦是柔情无限,显然很是在意云易水这个冰冷却美丽的师妹。



    初夕并没有发现夙夜的异样,即便真的看到了,也不会明白那神色中隐藏的涵义。此刻他心中正痴心妄想着:夙夜师兄那么厉害,我日后必要刻苦修行,追上夙夜师兄,好报师恩。



    夙夜定了定神,又与初夕说了些修行中的大忌,嘱咐道:“小师弟,本门修行注重循序渐进,切不可贪功冒进,否则贪心不足,反有大祸,成与不成自有天定,不可违天悖理,如邪魔外道,修炼邪功,欲求不满急于速成,最后多半是落个走火入魔的下场,可怜可悲,你要切记。”



    初夕悚然而惊,急忙道:“是,师兄所言,我都记住了。”



    夙夜点头,忽的眉头一皱,似想起了些什么,正色道:“小师弟,你跟随师傅已久,应该能明白师傅的脾气,最后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你一定要记住。”



    初夕一怔,讶道:“师兄请说,我一定谨记在心。”



    夙夜的声音渐渐沉了下来,大义凛然道:“自古以来,我清风观与天下邪魔外道血战无数,数代前辈先人在除魔卫道之时,中妖人毒计,不幸陨落,然我清风观传承万年,素以天下太平为己任,岂可惧那些狡诈鼠辈,哪怕是飞蛾扑火,但若是为了天下苍生,也义不容辞。”



    初夕肃然起敬,静静倾听,只觉得体内热血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恨不得真与邪魔外道大战一场,斗个生死。



    夙夜一脸正气,声音响亮:“我清风观与魔教势如水火,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你一日身为清风观弟子,便要将斩妖除魔放在首务,绝不可放过任何魔教中人,亦不可与魔教中人打交道,更不可坠入魔教,正邪不两立,切记!切记!”



    初夕身子一挺,连忙大声道:“是,我此生定与魔教势不两立!”



    夙夜点了点头,微笑道:“如此甚好,你先熟悉一下道经,往后好好修炼吧,终有一日定可报先人之仇。”



    初夕脸色凝重,道:“多谢师兄。”



    夙夜洒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



    大殿之外,夙夜的眼中带着一抹疑惑,他不明白云玄为何只将初夕收为记名弟子,但想来师傅是另有用意,便也没有多嘴去问。



    其实整个清风观中,除了当年经历过南疆一战的个别人外,又能有谁知道云玄的用意?



    初夕那不可告人,令人心头沉重的身世。



    十二年前,云玄做到了初夕身世的清白,而知晓此事的人,都谨遵云玄严令,将此深埋在了心中一处不见天日的地方,逐渐淡忘。



    初夕仅知道,他是个孤儿,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此刻,初夕笑容满面,一路欢快地跑出了三清殿。



    不知过了多久,三清殿内云玄又出现在三清雕像面前,脸色复杂,带着一丝隐约的沧桑,但眼神中却颇有悲苦之意。



    云玄先前在暗中,将夙夜与初夕的对话一字不漏地听在耳中,他沉默许久许久,忽地长叹一声,似是如负释重,又好像带了丝迷茫。



    初夕回到十方院,进入自己的屋子,反身关好房门,心下说不出的兴奋,就连挑水的功课也给丢在了脑后。



    这间房内一切齐全,中间摆放着桌椅,南墙摆放着床榻,窗口向阳,背阴处墙上挂着一幅太极图,总的来说简朴的落落有序。



    初夕坐到床上,双腿盘起,深深呼吸,按道家吐纳法子而行,闭上眼睛,在心中将夙夜传授的道经第一层法门从头到尾想了一遍,随即努力静下心来,便要按之修行。



    炼丹境第一层在道经中乃是最粗浅基本的入门功法,讲究四个字,炼精化气,既是静坐入定,放开心念禁制诸般烦恼,与天地一息,引灵气入体在经脉中行小周天运转,归入下丹田,借此与其中元精和元气熔炼,化为轻清无质的相合之物。



    此后进而感悟天地造化,练成修道用的丹胎,将此稳固作为木本水源,此刻体内才算有了真正的灵气,入了修道之门,此乃千锤百炼的法子,绝无任何差错。



    只是初夕按照法门,放松心神,张开全身七窍毛孔,细细感应天地灵气并引入体内后,正要行小周天运转,刚有小成,却赫然发现灵气需经过任督两脉运转一圈后,方可算是一个小周天,他万万没料到竟是如此。



    而若能引灵气入体于经脉运转三千小周天,丹胎彻底稳固后,即可修炼下一层,这种修习法门是道德天尊传下,至高无上自不会有错,可是初夕先天任督两脉受损,这运转灵气不畅,一到任督两脉便停了下来,寸步不进。



    初夕面有焦急之色,失声道:“怎么会这样!”他跳下床来,在房内来回走动不停,只觉得脑中一片混乱,胡思乱想,却又苦于找不到方法,最后只得呆呆坐在床边,愁眉苦脸,做不得声。



    他本不是聪慧之人,年纪又小,更无什么见识,此刻才算真正明白了云玄口中的“造化、无能为力”等词是什么意思。



    这先天经脉受损,简直是断了初夕的修道之路。初夕想来想去,徒劳半天,心急如焚,却仍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到了后来,他甚至心想:要不去问下师傅,看看有什么法子?



    只是他刚想到此处,又想起几年前云玄苦口婆心说的一番话,犹在耳畔。况且不久前三清殿内云玄也说过无能为力,只嘱咐自己勤加修炼,如此去问师傅,唯恐又招来不喜。



    初夕心中左右为难,就这般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挣扎,他狠狠咬牙,在心中对自己道:“算了,师傅说过只要勤加修炼,坚忍刻苦,便是再难,也未必不能学成,何况修行本是逆水行舟,有重重阻碍,我就不信这点小小的问题能难倒我。”



    初夕自我安慰着,重新盘膝静坐,紧闭双眼,专心致志,一次次以灵气冲击任督两脉,可无形中仿佛有一层屏障,坚如磐石,哪怕初夕下了十二分努力,灵气依然被两脉所阻断。



    就这般过了半个时辰,初夕身上出汗,同时都感觉到了任督两脉如针扎一般的痛苦,他才无奈地放弃,猛然睁开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