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_书包族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高颂 > 章节目录 第8章:元神出窍
    “天外有天,天外天,莫道世间无神仙,神仙本因无情故,飞身世外,游九天……”龙头山上悠悠传来一道人的吟诗声,观那道人生的面如白玉,三缕白须迎风而动,中等身材,身上披一件紫色道袍,左手持一抚尘,背上背了把宝剑,一副仙风道骨模样,一路行来一路吟,看来似是要下山游历一番。就在他边走边吟时,旁边山路上却是走出一胖和尚来。



    胖和尚见了道士高颂一声佛号,那和尚一记佛号如那霹雳平地炸起,将整个龙头山都震的轰鸣。道士闻得这记佛号只是微皱了下眉头,然后走到和尚根前说道:“大和尚,大早晨的你不在寺里待着念经,跑出来做狮子吼干嘛?我险些被你吓死。”



    胖和尚满脸堆笑,对道士说道:“真龙子,我本来天天早上要在此练上狮子吼半个时辰,几百年了也没见你这么早出过门,今天赶上了,也是有缘的很,老纳就同你一起逛逛吧。”



    真龙子瞪了大和尚一眼,长出一口气,自语道:“罢了,几百年不见,一起走走也好。”言罢取出背上宝剑,抛向空中,然后人随剑起,一跃五丈高,刚好踩在剑身上,剑同人都定在了空中。



    和尚见真龙子驭剑在空,自己也不能逊色,从怀中取出一颗佛珠,朝空一抛,身子也一跃而起,别看他身材肥胖,跃起的高度却不亚真龙子,而那佛珠被抛出后立马增大百倍,成了个大圆球被和尚踩在脚下,远远望去胖和尚同珠子成了个倒葫芦,颇有几分搞笑。



    真龙子见和尚身手,微一点头,冲和尚道:“静声和尚咱们这一去可不知何时才回,你要不要同你那庙里的徒子徒孙打个招呼?”



    静声和尚哈哈一笑道:“我说真龙子,我时常下山云游,一去就没音信,他们早习惯了,这用不着你操心,倒是我们此去目的还不知道,看你几百年不出山了,这次出来恐怕是有大事了吧?”



    真龙子闻听此言长叹一声,催动宝剑慢慢往山下而去,和尚也紧随其后,不紧不慢的跟上。



    真龙子叹了那口气行了一会后突对静声和尚说道:“和尚不瞒你说,自我接了这龙云观观主以来,手下弟子倒也多,聪明乖巧的也不少,可是我几代弟子中无一个合我心意,可以接我衣钵者,等它日我度劫飞升或是化为尘土,我派怕是要就此默落了,今次我便下山寻一传人,将一生绝学都传给他,日后接我之位,光耀门庭。”



    说完真龙子猛催宝剑,冲入云霄。静声和尚听他说完脸上突然白了一下,其实这真龙子所言也是他担心之事,他佛门中也是强弩之末,这几代都没有中意之人,看来这回自己也得下山收个传人了,想罢一催佛珠,急忙冲入云霄去追道士。



    洛阳城,当今天子脚下,城中百姓穿梭不停,车来车往,一派盛繁景象。今日自那洛阳城中走出一队人马,为头的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骑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身后有五辆马车,每辆马车旁边跟了八个随从。



    队伍出了南门行上官道,行了百八十里路后那前面出现一茶棚,那大汉抬起左手示意队伍停下,然后大汉翻身下马,来到第一辆马车前低声说道:“少爷,少夫人,前面有座茶棚,是否下车稍做休息?”



    过了一会马车之内传出一青年声音道:“周五,就依你之言,下车休息一下。”说完马车帘布被掀开,由里面钻出一个高大青年,只见那青年生的剑眉星目,两只眼睛里暗含精光,身材比那周五更为壮实,穿了一件白色长衫,一落地一眼就看见前面茶棚,他也不等其他人,大步流星的就朝茶棚走去。



    在他身后的周五冲他背影摇了摇头,然后又冲马车道:“少夫人,您也下车休息一会吧。”过了一会马车帘布又被掀开,从里面走出一女子,女子柳眉凤目,面孔白净,生的极为俊美,她身着一件白色轻罗衫,慢慢下了车,旁边的丫鬟赶忙将她扶住,然后她便同那丫鬟两人慢慢走向茶棚。



    等她走到茶棚前,那少爷早已等在那里多时,少爷见她来到身边却不理她,反过身去以背相对。那少夫人坐下后长叹一声对那少爷道:“相公,你这是何苦,同我爹爹做对是没好下场的。”



    那少爷闻听此言‘噌’就站了起来,眼中精光暴射,用手指着那少夫人道:“别用你那个当宰相的爹来压我!如果把我逼急了,我就去出家,让你守活寡。”



    这边少爷的话音一落,那少夫人也不甘势弱的站了起来,她把脸一寒道:“普天之下众多寺庙与道观我爹都有捐资,我倒要看看你能上哪去出家,实话告诉你,这辈子我跟定你了,你若做僧我便为尼,你若向道我便做道姑。”



    那少爷吃了一惊,他未曾想自己老婆会如此打算,想了想,他说道:“我现在就休了你,你我以后各不相干了,你日后可再寻个好人家。”



    此言一出,那少夫人却是冷笑一声,然后望着那少爷道:“休我,我倒要看看你有几个脑袋了,不要忘了,我们可是皇上赐婚,你休了我就是抗旨,你死了不要紧,诛你九族的话你就成千古罪人了。”



    那少夫人这几句话下来把那少爷彻底击垮了,他的气焰慢慢消了下去,一屁股坐回凳子上,整个脸都白成了一张纸。那少夫人见他坐了回去,整个人也松了下来。



    她也坐回了桌子面前放缓语气对她相公道:“相公,我们成婚三年来,我一直侍奉公婆,遵守妇道,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纵使我爹爹有什么不对你也无须迁怒于我啊。”



    说完掩面而泣。这少夫人一哭,这少爷也心软下来,不一会被眼泪打败,这少爷安慰她道:“你就别哭了,以后我再不提这些事,我们安心过日子便好。”说完将那少夫人揽入怀中。



    就在这夫妻俩亲热时,打北边走来了一僧一道,那道人走在前面,远远的望见这茶棚,他往前大踏一步,口里低声念了一个咒,人便凭空消失,等他再出现时已经站在茶棚旁边了。



    那和尚见道士使了个土遁,他也没闲着,见左右无人,也使出缩地术,两步就跨到茶棚门口,并肩同道士站定,道士见和尚也过来了,重咳一声步入茶棚中。



    这时小二才发现他们,赶忙走过去对道士说道:“这位道爷,还有佛爷,快请坐,请问二位要喝什么茶?”



    和尚与道士坐下后,和尚说道:“你给老纳上壶龙井。”道士见和尚点了茶,他便说道:“茶已经点了,你就再上盘点心吧。”说完便微闭双目,不再言语。



    和尚此时倒不似道士一般打坐,他此时倒是将目光投向了那旁边的那对夫妻。和尚的目光在那男子身上定住,两眼精光闪现。



    他心里思索道“这男子体格壮硕,看他样子未曾练过什么法术,为何眼中内含精光,莫非是先天体不成?”想到这和尚打了个哈哈,然后移步走到那对夫妻桌前,宣了声佛号。



    那少爷此时闻听佛号突然浑身一震,抬头看了和尚一眼。和尚见那少爷望向自己,心中暗喜,有意试探一下,他对那少爷说道:“施主,贫僧与那位道兄长途跋涉前往洛阳城寻找徒弟,路经此处身上盘缠都将用尽,望施主施舍点银两,贫僧感激不尽。”



    那少爷上下打量了一下和尚,见这和尚肥头大耳,小鼻子小眼,嘴角笑容似笑非笑,身材如土墙一般厚实,身上僧衣大开衣襟,这般尊容倒好似庙中供奉的弥勒大佛,少爷不敢怠慢。



    忙起身道:“大师言重了,这黄白之物我岳父每年都要捐赠一些给各大寺庙观院,在下时常也想做此类善事,苦于长年在外奔波,未曾有机会,今日能遇大师实乃缘分,也能了我一个心愿。”



    言罢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取出半数钱财交给那和尚,和尚接了钱财对他说道:“我见施主一片向佛之心,与我佛大有前缘,不知施主可否舍弃这红尘之事,入我空门,每日暮鼓晨钟,参悟佛法,他日成得正果,跳出六道轮回,荣升极乐,常伴我佛,岂不……”



    和尚话还没说完,却被一声娇喝打断,只听那少夫人怒道:“好你个和尚!我夫君仁厚,施你几两银子,你就拉他去当和尚,若我再施你几两银子,你岂非拉我去当尼姑?需知古语有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你今日要生拆我们夫妻,佛祖要是知道你今日之事,还不将你打下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和尚闻听此言惊的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才缓过神来,等他缓过神来便转过身去大声念道:“罪过啊,罪过,阿弥陀佛。”



    和尚这边吃了个闭门羹,倒把道士逗乐,道士心想“和尚啊,和尚,你平白无故拉人家相公去当和尚,你当天下人都似你一般,一心向佛,想早登极乐,如果都当和尚都成佛,你那大佛如来早被后来者一脚下台了。”



    想到这里道士打了个哈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那少夫人身边对那少夫人言道:“这位夫人,我观你和你相公都精气神内敛,倒是修道成仙的料,特别是你相公,体格健硕,筋骨奇佳,你们不如一同入我道门,他日历得天劫,双双飞升仙界,与天同寿,永结夫妻岂不美哉。”



    那少夫人听道士说完,冷哼一声道:“我当你有什么好打算,想不到你比和尚更贪心,出口就让我们夫妻俩都进道门,我夫妻二人在这红尘之中恩爱非常,入你道门天天要清修,怎可恩爱?还是古语说的好:只羡鸳鸯不羡仙。可见神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你要是也如和尚一般只为点盘缠,我们自当施舍,施舍完后望你们莫再打扰我夫妻二人。”



    说完拿出一锭十两的金子递给了道士,那道士被她这通话说的无言以对,愣愣的接住金子,摇了摇头仰天叹道:“缘分未到,金石未开。”说完便坐回了自己的桌子旁再不言语。



    和尚见道士坐回了座位上,他也走了两步坐回桌子旁,与道士两人生着闷气,和尚心里思索道“想我苦修佛法数百载,何时受到这等辱骂,那天下众多善男信女,无一不想拜我为师者,奈何这相公的娘子如此牙尖嘴利,有她在那这徒弟是收不成了。”想到此外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如此安静了一会后,官道上远远的又走来一男一女,那男的生的五大三粗,满脸杀气腾腾,身上青筋暴涨,他披衣敞怀,左手搂住身边那女子,右手提了一把九环大刀,活似那煞神临界。



    再观那女子,眉间带柔,眼中藏媚,身躯柔似无骨,走一步三扭臀,依在那男子身上媚态从中生,狐狸精也比她差三分。



    这二人一路行将过来见到那处茶棚,眼中都不约而同的射出精光,那女子对那男子说道:“虎哥哥,你看前面有个茶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肯定有行脚赶路之人,在此歇息,你我结伴下山,也有半月未曾食这生人味道,今日就再宰杀一两个生人用来果腹可好?”



    听这女子柔声柔气,说出话语却是骇人听闻,居然要以人肉为食,看来此二人必是山精野怪无疑。那男子听女子如此一说点了下头。



    不过他还是略有迟疑道:“蛇妹,你我下山以来虽然碰到几个不开眼的和尚道士被我们轻松打发了,并且成了美味,但这毕竟乃皇城天子脚下,高僧老道比那穷乡僻壤多的去了,如果一个不小心……”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蛇妖打断了,只听蛇妖道:“哼!高僧老道,能高到哪去,老到哪去?你我二人都是八百年道行的老妖怪了,还怕那区区百八十年道行的和尚道士?论道行我们都可以当他们的师公师婆了,就算碰上个三五百年道行的,你我一起上,把他抽筋挫骨,用他舍利或元神来炼法宝,我就不信世上还有抵的住你我合击的和尚与道士了。”



    这两个妖怪一路走来一路低声谈论,时不时的发出淫声浪笑,好不快活。茶棚内和尚道士桌上的点心已经所剩无几,两人正在品茶,那边夫妻两人也是吃了少许点心,坐那里品茶,他们旁边桌坐了周五与几个丫鬟,他们在那里也是一味的品茶。



    这少爷少夫人马车旁边的随从一个个靠着马车,拿出干粮就着店里送来的茶水一顿猛啃。



    这时那道士品了口茶对那和尚道:“静声长老,我们也别浪费时间了,此处无徒收,自有收徒处,你我还是赶快赶路吧,到京城转转,说不定有资质更好的。”



    说完冲和尚使个眼色,和尚会意,回了他个眼色,然后往桌上摆了一锭五两的银子,起身就朝外走,不过这和尚也怪,好好的大门不走,却要走偏门,道士慢和尚一步,他见和尚出去后,他取出一块方布将桌上的点心打包贴身藏好后才大步从偏门出去寻和尚。



    道士出来后见和尚躲在一棵树后面,他也走过去,冲和尚道:“你方才也感觉到了吧?”和尚点点头,笑道:“真龙子,不过就是两个成了精的畜生而已,要不是为了收这个徒弟,我才不会躲这来清闲,几百年没动筋骨了,真想直接一个法宝打将去收了妖怪取内丹。”



    真龙子闻听此言也打个哈哈道:“怎么你也想收徒弟啦?我可告诉你这徒弟我可要定了,你敢打我徒弟主意,小心我把你那龙头庙给拆了。”



    静声还是一副微笑样,他对真龙子道:“这样吧,你收女的,我收男的,咱们平分秋色怎么样?”真龙子刚要接话,突然眉头一皱,也不答话了,眼睛里灵光暗聚,却是盯上了刚要进茶棚的那一男一女。



    真龙子这一眼望去,那两对原本还在打情骂俏的一男一女却是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冷颤,真龙子这边静声和尚也开启法眼看着那一男一女。真龙子看出两个妖怪的真身,原来是只老虎与蟒蛇成了精了。



    看对手道行还可以,自己暗中察看他们,他们也有所察觉,想来也是有了内丹的老怪物了,如果没有内丹,自己查探时他们一定觉察不到的。想到这真龙子心里无比高兴,好几百年不出山,一出山就可降妖伏魔得内丹,看来今次回山前要到处看看,说不定有大量的老怪物出山了。



    想罢真龙子脸上露出一丝贼笑,将目光收了回来。这刚要进茶棚的就是刚才那一男一女的妖怪,他们进门时突然一阵心悸,体内的内丹也有所动作,不过片刻之后这种感觉马上消失了,两个妖怪也不以为然,又大大咧咧的进了茶棚。



    进了茶棚后,小二连忙迎上去对他们道:“两位侠客,里面请,请问要喝什么茶?”那男的看了看小二,又看了看那对夫妻,嘴角挂起一抹邪笑,他对小二说道:“来壶铁观音,再上一盘牛肉。”



    说完他带着蛇妖一屁股坐到那对夫妻旁边,蛇妖则坐他大腿上,蛇妖在他怀里两双眼睛紧盯那少爷,红红的嘴唇时不时的用舌头舔舔,充满挑逗之意。



    少爷此时正好看向蛇妖这边,被那蛇妖魅惑之术所勾起,两眼居然看直了。在他怀里的娘子见他如此这般,便转过头去想看个究竟。



    当她看到蛇妖正在那搔首弄姿挑逗她相公时,她便气不打一处来,她操起桌上的茶杯就朝那蛇妖砸去,随后她大声喊道:“周五,把那边两个人给我轰出去!”



    说时迟,那时快,那杯子飞过去时倒没有砸中蛇妖,反而是被虎妖接住了,而此时周五接到主人命令,提了他那把大刀就奔向那两个妖怪。



    别看周五这么鲁莽,其实他在白道黑道上也能算个人物,周五以前是个镖师,后来跟随宰相的二公子,成了他的专职打手,在宰相女儿结婚时,二公子又把他派给了自己妹妹当护院,自此便一直跟着这宰相女儿。



    因为这宰相女婿是“倒插门”,所以一直以来都喊他为少爷,而宰相女儿则成了少夫人。其实在这两个妖怪刚进来时,他就已经注意上了他们,早就看两人不顺眼了,方才少夫人一声令下,他就提刀而起直奔那二人。



    那虎妖见周五提刀过来,连正眼都不带看,他右手随便一挥九环刀,那刀在空气中怪啸一声,划出个半弧形刀气直朝周五削去,周五乃凡夫俗子一个,虽比普通人厉害那么一点,但面对这八百年老怪物一挥而就的刀气,他也只有躲避的份,更无还手之力。



    那道刀气在空气中有如实质一般,呼啸连连的削将而来,周五也是老江湖,见对手内力高强,随手一挥便发出如此犀利的刀气,心中也暗自心惊,情急之下运足气力,提刀反手一挥,也是一道弧形刀气由刀上挥出,刚好同那虎妖刀气对上。



    这人与妖过招,一招就见分晓,两道刀气相遇后,那虎妖刀气被耗去了五六成,而周五的刀气早就消耗殆尽,因此虎妖的刀气还是削向了周五,不过周五也非省油的灯,在刀气逼近他胸口时,他猛提内力护住了胸口,并把刀立于胸前。



    那记刀气碰上周五刀后发出一声金属相撞之声,刀气把周五的刀从中削断,这时刀气又小了三重威力,其势缓了一缓,最后削到周五胸口上,周五中了这一招刀气后,身体向后斜飞出去,嘴中喷出一道鲜血,鲜血在空中划了一道斜线,让人触目惊心。



    那虎妖见周五被自己刀气所伤,心里大乐,又是随手一挥,一道竖直刀气呼啸着就奔那少爷而来。那少爷见了这刀气却是不慌不忙,他大喝一声,运掌如刀,由上而下的斩出,一道白茫茫的刀气自他掌上而出,正好同那虎妖刀气撞上,两道刀气一碰撞,立马消失于无行,看来这少爷也不是平凡人,比那周五不知高到哪去了。



    实际上这个少爷并非空有其表,他乃天下第一的武状元,本来皇帝要招他做驸马的,可前几年边关告急,皇帝便把女儿嫁到他国联荫,因此把这少爷赐婚给宰相女儿,让宰相拣了这个大便宜,宰相每天睡觉都带笑。



    刚才那一过招便知深浅,这少爷的功夫可不是盖的,因此虎妖也是暗自心惊,而外面那一僧一道此时看的真切,不由为少爷的功夫拍手叫绝,两人心里恨不得马上把他拉去出家。



    坐在虎妖怀中的蛇妖此时眼中寒光一闪,张口吐出一道黑色雾气,那雾由口中吐出后好比一条黑龙出洞一般直扑那少爷。少爷功夫是冠绝天下,可面对这蛇妖的妖术不知可有周转之力?



    说时迟那时快,蛇妖的毒雾转眼即到,少爷此时也是惊恐万分,他何时见过这种妖术,正在这当头,两道人影一闪,那毒雾停在了少爷身前五尺处,再不能前进分毫,仔细看时却是那道士与和尚去而复返,道士右手持个抚尘舞的个密不透风,把毒雾挡在了面前。



    那蛇妖吐出毒雾后脸上挂了一抹浅笑,可当她看到自己的得意之作被阻碍时,原本那抹浅笑便僵在了脸上,她心里暗自思索道“莫非今日碰上个冤大头,他身上有上好的避邪宝物不成?”



    她正思索间,那毒雾里却是平地里响起一声炸雷,一道闪电自其中射出,直劈她和虎妖,随后更是有人暴喝道:“妖孽!受死!”虎妖与蛇妖都是大为惊讶,慌乱间两人分别电射而出,险险躲过那道闪电,他们刚闪出,闪点就将他们刚才所在之处劈出一个宽达七八尺,深达一丈的大洞,整个茶棚也被震的支离破碎。



    两个妖怪闪出后见到这雷电的威力都大为畏惧,他们清楚今日怕是碰上了世外高人了,刚才那雷电必是掌心雷无疑,能将掌心雷练到如此威力的道士怕也有个三五百年道行了。



    刚才这么大动静把那马车旁边的随从都吸引了过来,他们走近了之后只见地上趴着一男一女,场中站了一僧一道,而他们少爷少夫人具都平安,心中总算放心下来,刚要过去,却被和尚阻止了。



    和尚对他们说道:“各位施主,我与道兄正在捉妖,斗法时恐伤无辜,望你们速速远离此地。”随从闻听此言连忙退了回去,只远远的看着场中情况。



    老道见他们都退开了,于是运起灵力,右手拔出宝剑,遥遥指定二妖,剑出时一声轻吟,高亢悠远,好比龙吟九天之外,撼人心魄,而那剑指定妖怪后,剑上寒气外摄,本是三尺青锋,此时剑上寒气集于剑尖,远远观去整把尖又长出了半尺,端的是把万中无一的仙剑。



    那两个妖怪一见道士那把剑心中已有数,这道士已经到了孕仙阶段,随时都有可能化仙而去,他一人之力足以灭了自己二人,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从没有出手的和尚,想到这两个妖怪已经是胆寒三分。



    这时那虎妖从地上翻了个身,双膝跪地,对那道士与和尚磕头道:“神仙,佛祖,饶我们一命吧,我们有眼不识仙驾,冲撞了二位,请你们慈悲为怀,放过我们吧。”说完磕头如捣葱,脑袋磕的血水暴流,哪里还有刚才的嚣张样。



    蛇妖见虎妖这般跪拜,也依样学样倒拜于地痛哭求生。道士见他们如此这般,仍然面不改色,喝诉道:“你们这不要脸的妖怪,横行于世,吞食生人,贫道不灭你们有伤天和!今日贫道就以天火神雷将你们挫骨扬灰,以正乾坤!”



    说完以剑指天,口中暗念神咒,顿时四周天际云层都集到了他们头顶这方天空,黑压压的云层中雷声滚滚,电走龙蛇。



    老道念完咒挥剑遥指二妖,口中大喝一声“着”。他话音一落,空中十几道雷电如出洞龙蛇一般劈向了二妖,二妖见天雷轰下,双双惨叫一声,急欲遁走,可那雷电还在半空时,他们四周就有地火窜出,将他们团团围住,这可如何了得?



    天雷轰下后四周的土地都被轰的龟裂开来,唯有老道他们所在之地依然完好无损。这二妖在电火雷光中呼喊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最后终不可闻,老道见时机成熟,冲和尚点了下头。



    和尚平摊右手朝那二妖焚灭之地招了一下,片刻后由那里飞出两个鸡蛋大小的丹丸,丹丸径直飞入和尚右手,和尚将它们贴身藏好,又念声佛号长叹道:“早知有今日,何必有当初。”



    此间除妖事了,道士和尚又得了妖怪内丹,心下欢喜至极,只有这收徒之事还是悬石一块,未曾定音。



    这少爷同少夫人方才都因一时惊变而呆立当场,当他们反过神来,道士与和尚已经收了内丹,却是欲走犹留,少爷连忙拉了少夫人跪倒在和尚与道士面前,行了个三跪九叩大礼。



    只听那少爷道:“两位仙长之恩,尤如再生父母,我夫妻二人愿来世当牛做马以报厚恩。”那道士听他所言哈哈大笑,将他二人扶了起来。



    然后手抚胡须道:“不要说来世不来世的,今世则可,只要你夫妻二人愿意拜入我门下,为我弟子,则是最好的报答之举。”初听此话那少爷与少夫人还未反应过来,呆立了一会后,两人有跪倒在地,冲道士与和尚一人行了一个拜师礼。



    口中说道:“徒儿拜见二位师尊。”老道乐的合不上嘴,刚要去扶他们起来,却不料身前人影一闪,胖和尚抢先去扶起二人,他那合不上的嘴巴立马合上了。



    他心中暗骂和尚就会拣便宜,刚才自己一高兴,听不清楚那徒弟在说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原来是拜两人为师,早知如此应该言明是只能拜一个的,可是这拜师大礼已成,如要更改,那便有伤天和,会折自己道行的。



    思来想去还是顺其自然吧,徒弟无论怎样也有自己的份,到时候如果他觉得佛法枯燥,只修道术那还不是自己得便宜?想到这里他也释然了。他慢慢度到徒弟身边。



    对他们说道:“徒弟啊,你们现在都已经出家了,以后就得有法号和道号了,你们以前的名字也用不着了,为师也不问了,现在我先同你们这和尚师父合计一下,看给你们一个什么道号好点。”



    说完拉了和尚到旁边嘀咕一阵,然后又走了过来,对那少爷说道:“吾辈以伏魔卫道,造化苍生为己任,如那烈阳在空,直射四方,万物才得生。以后你就叫苍烈吧,记住一切以天下苍生为主,方可功德圆满。”



    苍烈听完师父的话又思索片刻,然后答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道士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不语。这时和尚念声佛号,走到少夫人身边道:“万物以日为生,以月而酝,如只有日华而无月柔则枯竭而亡,为师赐你法号苍月,望你感月之轿柔,早得慈悲心。”



    苍月也思索了片刻谨慎的回答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和尚听得此言,也是满心欢喜,他又对二人说道:“老纳法号静声,老道道号真龙子,我同他本就平起平坐,今日一起收了你们做徒弟,他日叫师父时恐有不便,就在师父前加上法号或道号亦可。”



    两人听他说完现学现卖,异口同声的答道:“是,静声师父。”真龙子与静声见两个徒弟这么乖巧两人相视而笑。笑罢真龙子又对两个徒弟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们把以前的手下都打发走吧,咱们四人就赶路回去吧。”



    苍烈听完师父的话便过去打发了众人,周五伤势太重已经死了,苍烈让几个人抬他去埋了,然后留下马车一辆,用来当行脚工具。四人便乘此马车一路向龙头山方向驶去。



    时间如流水,白驹过细线,有正亦有邪,轮回不曾灭。苍烈与苍月夫妻二人已在龙头山度过了三年时光,三年中苍烈已经尽得二位师父真传,从一介武者进入了修道者的灵成阶段,换句话说已经拥有了元神。



    更主要的是他对佛法的参悟,已经远超静声以往弟子,他的进度让两位师父都颇感惊讶,不过他毕竟是他们门下弟子,有这么快的进度,两个师父都是整天乐得屁颠屁颠的。



    苍烈由于是以武入道,有武学为铺垫,所以他所施的法术咒法比他那帮师兄所施的威力更为猛烈,这也暗合他道号中那个“烈阳”之意。



    苍月这三年来也是进步飞快,她以前虽未习过武,但她冰雪聪明,有什么难点是一点就通,三年中她到达了孕灵阶段,也就是修成了元婴,虽然比门中那些师兄师姐次了点,但是有这种进度也是让人惊掉下巴的。



    这夜月明星稀,真龙子站在自己房间的屋顶上仰望星空,他双目半开半闭,运灵力注于双目,眼中暗射两道紫色灵光,扫视了一周天后,突然见到云层深处有颗星周边被一抹血红的云彩笼罩,那颗星所放的光芒也是诡异的血红色。



    见到此星,真龙子面色突变,原本安详的脸,一下变的惨白,他收回灵目,掐指一算,已……是惨白的脸一下又如蒙寒霜,几如僵尸一般,这变脸之快世所罕见。真龙子掐算完,深吸了口气才把面色转变了回来,他低头深思良久,突仰头叹道:“天若育魔,道心何存?乾坤颠覆,妖邪横行,尤怜天下,欲赌输赢。”



    真龙子叹罢,从屋顶上无声无息飘下,然后进屋披上他的紫色道袍,念了个咒便凭空消失了,等他再出现时已经在和尚的方丈禅房外了,静声在禅房里打座,突有所觉,打个哈哈大声说道:“是龙真子道友吗?有事请进来说。”



    龙真子重咳一声推门而入,进了静声的禅房,他也不答话,一屁股就坐在静声对面的蒲团上,阴沉着脸,两眼定定的看着静声,静声被他这么一看,本来还挂在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慢慢也把笑容收了,恢复严肃道:“看你面色阴沉,道心浮躁,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真龙子听静声问起,长叹一声,良久才说道:“我夜观星象,见天现魔星,看来不久就有魔物出世,并且会带起一场腥风血雨,这魔物乃天地自育,并非逆天行事,看来这也是苍生该有此劫,不过纵使天降灾劫也不应该迁怒苍生,我见苍生尤怜,决定略改运道,好叫这劫难缩短时日,趁早过去,不用如此过于滥杀。”



    静声和尚听真龙子说完,脸色变了几变,最后也阴沉了下来,他思考良久后对真龙子说道:“依老纳看来,我们不如先按兵不动,这天显魔星,各大修真名门肯定也有所查觉,到时候他们自会广发英雄帖邀天下正道一同除魔,那时我们一同加入也不迟。”



    听静声和尚这么一说,真龙子的面色也有所好转,两人又斟酌一阵后终把此事定下,而后两人又谈佛说道直到天明。



    这日清晨,苍烈正在自己房中练功,苍烈功行一周天,将四周灵力吸纳存入紫府,元神在紫府中精练外来灵气再予以吸纳,这样虽速度慢点,但所吸灵气都取精避浊,使他的功法更为纯正,元神也更为强大。苍烈又行功一周天,把意实集中到元神上,慢慢将意识融入元神,然后体内玄关一开,将元神放出体外。



    这招元神出窍他练的炉火纯青,每次将元神放出,他同元神就可分别吸纳灵气,行功速度也加快,那元神离体全身赤裸,在房间里自寻几件衣物后开门而出,苍烈肉身仍在房中行功,这就好比一个人做梦一般,虽已入睡,但意识由存,可梦世间万象。



    元神也是如此,只要分一点意识给元神,就可自由操控元神,元神之所见所闻你都了然于胸,但梦是虚的,一梦醒来,什么也没发生,而元神是实的,所做所为都如自己所做一般,要是元神受伤,自己的身体也会有所亏损,所以一般放出的元神都只会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练功,很少有人拿元神去干其它事,以免遭人暗算亏损自身道行。



    苍烈的元神出房间后直奔龙头山下,在路上碰到师门之人都依次打个招呼,这一路行来就到了半山腰,这半山腰处有一岔路口,旁边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也不知通向何处,元神来到岔路口倒是熟门熟路,他毫不思索的便朝那小路行去。



    走到一半,路旁现出一个大山洞,洞口烟雾笼罩,洞内寒气从洞中窜出,透入骨髓,真叫人望而兴叹。那元神无视如此险恶之地,一窜就进了洞,进入洞中后,只见四处钟乳林立,洞壁上都是三尺冰霜,这洞也没多大,一眼就能看个遍。



    在洞的正中央有一块大石头,石头面积丈许,表面十分平滑,元神纵身一跃,跃上石头,而后盘膝而坐,吸纳起四周灵气来。这个洞几百年前就被真龙子与静声发现了,真龙子与静声云游时观这座山酷似仰天而吟的龙头,从而取名龙头山,又因此地灵气充盈最后把道场也选至此山。



    而这个洞位于半山腰,恰恰在龙眼位置,因而得名龙眼洞,这洞四季寒气逼人,因此也有冰龙眼一称。天地造化无奇不有,与这洞相对应的山腰另一侧也走这么一个洞,里面样子也差不多,可那个洞酷热无比,四周洞壁都龟裂开来,从龟裂处还有火苗窜出,因而得名火龙眼。



    这冰龙眼与火龙眼是人肉身无法忍受之所,但里面灵气又十分充盈,所以成了元神练功的好去处。苍烈的元神将本身的灵气尽数排出,使自身空乏,灵气排出后元神变得通体透明,几如残影,然后又猛然吸纳周边灵气,元神又慢慢充实,如此终而复始,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自身灵气同周边的灵气充分融合。



    这周围寒冰灵气是纯正的天地之灵,内含冰之精华,要是直接吸纳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其精华,这样不利修行,元神这种方法将自己灵力与寒冰灵力一混合再吸纳就可快速吸取其中冰精,这是他自己发现的练功法门,本来他也曾对其他人说过,但是别人用起来怎么也行不通,看来各人自有各人道,不是本道必须绕。



    元神在洞中如此行功九遍后突觉洞外有所动静,连忙收了功,提高了警惕,过了一会洞口烟雾一阵滚动,一道人影急入洞来,待看清楚时,苍烈元神松了口气,进来的是他同门的元神,苍裂冲那人元神打招呼道:“穆师姐好。”



    那被称为穆师姐的道姑穿了身白色道袍,看上去二十出头,身上肌肤滑嫩无比,柳叶眉,丹凤眼,一张樱桃小口,加上是标准的瓜子脸,整个人仿如九天仙子一般,她比苍烈早上山一百多年。



    她原本是官宦人家女儿,其父是前朝重臣,后被人诬陷至死,皇帝又派人抄家,将她家里其他人发配边疆,那时她才十六岁,在被发配时趁人不备,偷偷逃走,后来流浪几年后又险些被人拐卖进那烟花场所,幸好那时真龙子云游路过,打跑了拐卖之人,将她救下,带到龙头山中修道,这一晃便是百年时光,但她修道有成,容颜不改,永远就只有二十出头的样子。



    这穆师姐元神冲苍烈元神点了点头,算是见过礼了,然后她对苍烈说道:“前段日子师父教给你龙行十方枪法又教了我莲花剑法,今日我得师父之令前来和你切磋一下,看看我们这段日子是否都有所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