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_书包族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武以儒 > 章节目录 第8章 寻什么道
    “千寻村上千寻山,千寻山上有神仙。



    拾阶而上千万步,怎知渺渺是青烟。”



    这短短四句打油诗,写的便是这大唐国连绵山脉中的千寻山下那飘渺如烟的仙境之色,以及讲述了那个数百年前,在这千寻山上,一人得道成仙的传说故事。



    当然,更重要的,是道尽了如今九州大地人人追逐仙道的风气。虽数百年再无人能得道成仙,然追逐的脚步却前仆后继。数百年来,各种门派更如雨后春笋,颇有百花争艳,百家争鸣之势。天下人寻道千年,茫茫无期。虽得道成仙之人寥寥无几,但人们也因此延年益寿,更有人能驱使鬼神,神奇无比。这让所有人开始信服“道”的存在。于是各大王国开始鼓励人们修炼。



    数百年至千年,人们一直在追寻,道是何物,如何入道?以医?以武?以儒?以佛?以奇淫巧计,以自身,还是以外力?对此世人众说纷纭。



    千寻山下,是千寻村。村中炊烟轻起,牧童横笛。在这民风质朴的千寻村中,有着一个巨大的院落,在苍色的山岩脚下,临山而建。远远看去,这巨大庄园的后院,是大片的药田和竹林。这便是千寻村中最大户的人家,杨家。



    可能是这千寻山的“仙气”滋润,药田郁郁葱葱,竹林风吹叶响。杨家一排排的建筑,红瓦白墙,显得高大古朴,富庶无比。



    然而人们都知道,杨家之所以如此富庶,皆因数百年前,杨家出了一个绝世天才,竟是一步踏入仙境之中,便在这千寻山上,众目睽睽之下,得道成仙,留下一个名为“千寻塔”的法宝,从此消失不见。



    当时帝国朝野震惊,纷纷前来,着实让这个快被遗忘了的村庄热闹了一番。大唐国皇帝当场宣布,为杨家封侯,领千万石俸禄,祖祖辈辈受皇室隆恩,杨家子孙百年不服兵役,不交赋税。这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杨家,一时成为王国之中炙手可热的家族。



    数百年中,人人对那“千寻塔”觊觎却不敢去招惹杨家。偶有一些寻道之人翩然而至,以瞻仰为名,却屡遭拒绝,败兴而归。数百年来,无人见过那传说中的“仙器”,也让千寻塔增添了神秘气息。



    这一日又是傍晚时分,日出而作的人们开始扛着铁锹锄头,纷纷归来。对路上那些身穿道袍的人们,千寻山的村民也已经见怪不怪。



    然而就在这落日之时,村头走来一个奇异的人。



    按说寻道之人,着装怪异,品行怪异这很正常。这千寻山的村民也都“见多识广”,但此人之怪异,一出现,便让人觉得整个村子的气氛都为之一变。



    此人是个和尚,一身破烂袈裟,头顶无发,油光满面皮肤嫩如婴儿,那一脸温和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他脚上没有穿鞋,那两只脚丫竟晶莹如玉,似乎这样一路走来,对脚来说是一种别样的修行。



    他一出现,整个千寻村陷入寂静。



    那些修道之人,不由自主让开,那些村民,也都怔住。



    和尚抬头笑眯眯地看着杨家大院和后面的千寻山,不发一语,径直走去。



    “这位道友,眼见日落,杨家概不会客,不如我们……”一个模样清秀的道人,走上前提醒道。岂知话没说完,那和尚仅仅一个砖头,不见如何动作,也许仅仅是一个微笑。这个道人便呆立当场,那张着的嘴巴还未闭上,眼神无光。



    所有人不明就里,待和尚几步跨出,那道人才轰然落地,眼见活不成了。



    顿时全场震惊。



    “他是千佛宗的淫僧!”



    “老天,听说他已经进入气境,不知真假?”



    “看样子传闻不假,气境高手啊!”



    当场修道之人开始议论纷纷。



    “可是,他来干什么?”



    “听说淫僧最好女色,曾经夜御十八女,精通采阴补阳之术,尤其是对修为高的女人很感兴趣。这些年遭他毒手的美女,已然数不清了……”



    “那你的意思是?”



    “他不会是……”所有人反应不过来。



    淫僧嘿嘿一笑,大声道:“我是来讨媳妇的,嘿嘿,杨家才女,估计也能配得上我。嗯,不错不错。”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果然是这样!老天,听说杨家近百年来,刚刚出了一个颇为出众的天才,虽为女子,但天资纵人。杨家沉寂百年,好不容易有个出色的人,哎,可惜了。”



    “你的意思是,堂堂杨家,难道还怕一个淫僧?”



    “呵呵,这你就不知道了。如今的杨家,已经大不如从前。听我给你徐徐道来……”



    “可是,毕竟杨家可是,淫僧他也不敢硬来吧?”



    果不其然。



    淫僧在杨家门口站定,微微一笑,淡淡说道:“我自在此入定,诚意寻妻,待你杨家为我开门。”说完这话,他便在杨家门口闭目而坐,一动不动。



    ……



    千寻山上,郁郁葱葱。



    那成千上万的台阶,似乎真的能通到天上去。



    一个黑点,在这天梯上缓缓向上,那是一个少年。少年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灰衣少年身上背着一个竹筐,竹筐里面,放着几颗野果。



    少年眉清目秀,一身灰色衣服补丁处处,他有着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有些羸弱的他,却没有正常地走在这长长的台阶之上,而是专挑旁边那满是荆棘的路走,这一路虽然艰难,却不见他有何不快,脸上充满着欢快的神色。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少年摇头晃脑,兀自随手采摘着这路边的野果。



    白云悠悠,山泉汩汩。



    少年随手便是一个山果,放入背后筐中颇为悠哉。



    这茫茫山道,此时只有一人,便是这个少年。少年名为杨霄,是这千寻村杨家的一个仆役。此时天下几分,兵荒马乱。杨霄三岁的时候,被遗弃在路边,奄奄一息,被杨家家主捡了回来,成为杨家的一个仆役,并赐名杨霄。



    杨家是古武世家,奈何杨霄体弱多病,一身顽疾。不仅不能习武,更是因为小时候曾经受到风寒,每日总有一个时辰会寒气袭身,痛苦万分。杨家家主杨秦天给他请了很多郎中,赐了几个不错的丹药,也不见效果。慢慢地,只能任杨霄自生自灭。



    杨霄在山中一逛半日,眼见就要日落西山。



    “又到申时了,老朋友我来了!”



    杨霄深深叹了一声,想到那奇寒袭身的感觉,他不由浑身一抖,眼中露出深深的恐惧。四顾看下左右无人,突然身子一转,杨霄往一个灌木丛爬去。



    不管荆棘将自己的衣服割破,胳膊鲜血直流,他快速钻了进去。



    闭眼摸索前行,待到大约一刻钟后,终于钻了出来,顿时眼前一亮。竟是来到一个悬崖边上。那悬崖边伸出一块乳白色的石头,颇为神奇。在云雾缭绕之下,晶莹剔透,好像一块天生的玉盘,被人端在手里,从山上伸了出来。玉石大小,能容一人卧躺。



    杨霄真如看到老朋友一般开心,放下竹筐跑了过去。轻车熟路,似乎不惧这悬崖陡峭,竟就那样躺了上去。



    一躺上去,杨霄顿时舒服得**了一声。原来是这玉石竟生出暖流,从下至上,之后又从上至下,如此循环往复。那渺渺热雾,缓缓将杨霄包裹其中。



    “嗯,真爽……”



    杨霄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自从年前发现这山上有如此神奇之处,他便每日前来。又意外发现,自己每日申时按时发作的奇寒,在暖流的温暖之下,也变得不再那么严重。



    “果然,又来了!”



    这时。



    突然一股寒流,从杨霄脚底升起,并且开始迅速急窜全身。杨霄不由得浑身一个颤栗,狠狠咬着牙。寒流开始肆虐。带给杨霄无比的痛苦。



    不过此时,奇妙的事情也发生了。



    那本来一直萦绕在杨霄身边的暖流气雾,在这时竟慢慢浸入杨霄的体内,并随着他经脉骨骼游走。顿时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让杨霄几乎昏厥过去。



    杨霄此时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暖流寒气在他体内争斗,让他脸色变得忽明忽暗。但看他微闭双眼,满脸享受,便知不再那么痛苦。



    足足过去两个时辰,申时已过,日落西山。



    这时杨霄终于缓缓醒来。感觉自己体内寒气已除,神清气爽。不仅如此,杨霄身上那些荆棘搞的伤处也都早已止血不见。杨霄似乎见怪不怪,嘻嘻一笑,再次用脸紧紧贴了一下这暖呼呼的玉石,道:“老朋友,谢谢你了。若不是你,恐怕我现在每日还会生不如死的。”



    那玉石似乎有所回应一般,乳白色微微亮了一下。



    再次深情地如同情人一般抚摸了一下这块玉石,杨霄才站起,边收拾衣服,边叹道:“也不知道我这毛病能不能治好。好兄弟啊好兄弟,既然你这么神奇,为什么就不能把我给治好呢?”



    看到天色已晚,杨霄终于再次背起竹筐,欢快地往山下跑去。他那张稚嫩的脸上露出欣然的笑容,楠楠自语道:“今天真是好运,竟然采到一个天灵果,这下清师姐肯定很高兴的!”



    杨家大院。



    食着朝廷千万石俸禄,更是一方诸侯,在世俗世界之中,能堪比朝中大臣。所以杨家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备受瞩目,备受仰视。



    然而也是这种皇恩浩荡之下,让杨家偏好安逸一方,不思进取。杨家是武学世家,当年杨破天以武入道。然而当他入道成仙,杨家却有些不思进取。百年以来,再无一人入道。



    尽管如此,杨家在世俗之中的势力还是很庞大的。



    杨霄这时正低着脑袋背着箩筐,紧紧把那颗天灵果藏在腰间,小心翼翼地往院门里走去。似乎是想到清师姐的笑容,这小子忍不住脸上露出微笑。



    “杨霄你去哪里了,竟然这个时候才回来!你是不是不想在杨家呆了!”这时,突然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一个趾高气昂的小子走了过来,用一脸厌恶看着杨霄,喝道。



    杨霄一怔,抬起头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进了大院,他深深吸了口气,眼中闪过一道无奈的神色,淡淡道:“七少爷,今天刚刚放晴,山上路滑,我走得慢了一些。”



    那七少爷长得尖酸刻薄,身穿一身锦衣,听了杨霄的话,冷哼一声道:“杨家宵禁你不是不知道吧,这个时候回来,我明日定要禀报家主!”



    杨霄眼中冷芒闪烁。



    这七少爷,名叫杨军,乃是杨家一个庶子,是现如今杨家家主孙子辈。然而杨霄明白,在杨家里就算是一个庶子,也有着对自己指手画脚的权利。因为他不过是一个杨家的仆役!虽然赐他姓杨,但始终是奴籍。



    杨家对杨霄有救命之恩,他也从无怨言。从六岁开始,每天打扫藏经阁,伺候那个藏经阁半残的老人。到如今,眨眼已是十年。



    所以面对杨军的辱骂,他也只是深深吸了口气道:“七少爷,是黄老让我给他摘几个果子吃的。”



    杨军一听这话,脸色变得铁青,恶狠狠道:“杨霄你个杂种,是在拿黄老压我么?”黄老在杨家颇有威望,一个杨军还是人不齐的。



    杨霄抿了几下自己的嘴唇,终于小声道:“杨霄不敢。”



    他知道杨军此人小肚鸡肠,若是自己示弱,他一定会得意洋洋,从而揭过此事。他也好回到住处。



    谁知今次杨军不知怎的,偏偏不让起来,搜的一声从腰间摸出一把长鞭,恶狠狠看着杨霄,喝道:“杨霄你真是越来越大胆了,今**就代替黄老好好教训教训你!”



    话音刚落,长鞭嗖的的飞来杨霄的脸颊,他还没反应过来,啪的一声,火辣辣的痛楚将他打翻在了地上。



    这杨军好歹也是习武之人,虽然实力不济,但打瘦弱的杨霄,还是没有任何问题。杨军脸上扭曲着得意的笑容,长鞭在杨霄身上狠狠抽打。



    杨霄一时经不住,竟已经吐出一口鲜血。



    他深知自己反抗不了,干脆抱着自己的脑袋,在地上蜷曲着身子,保护着自己的重要部位。动作娴熟无比,看得出来他从小遭此毒打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他微微闭上眼睛,咬着牙,似乎在数着什么时候就结束了。



    “住手!”



    这时,一声怒喝响起,紧接着走来三男两女,皆都十六七岁的样子,个个衣着亮丽,气度不凡,其中一个穿着杏黄色衣裙的少女,冲着杨军娇叱道:“杨军你在做什么!”



    这杏黄色衣裙的少女,长得十分美丽,一张瓜子脸,精致无比,称得上眉如远山,眸似秋水,一双小蛮靴看起来古灵精怪,身材也已经出落得玲珑有致,这时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杨军娇叱,那鼓鼓的胸脯也跟着显现出来,很是诱人。



    杨军看见几个人,马上收起鞭子,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道:“三姐,我就教训教训下人。”



    这是杨玲,乃是杨家嫡出的三孙女。杨玲冷哼一声,瞥了一眼地上的杨霄,便毫无兴趣,冷冷瞪了杨军一眼,道:“你好本事,现在杨家上下都十分紧张。有这力气,你倒不如出去把门口那个和尚打跑,在家里撒什么野!”



    杨军被教训得只会点头应是。



    “和尚?紧张?”



    杨霄听着杨玲奇怪的话,不明所以。他艰难地从地下爬起,这才拿起自己空空的箩筐,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他紧紧咬着自己的嘴唇,快要滴出血来,他看了一眼这三男两女,两女是杨玲和杨兰,其他三个男子,也是杨家的纨绔子弟,这时都用一种不屑的眼神看着自己。



    “谢谢三小姐。”杨霄淡淡说了一声,转身往后院走去。



    “哼,奴才就是奴才,天生就是挨打的货。那样打一顿,还能站起来走,也挺厉害的呢!”杨军小声说道。



    紧跟着,那两女三男听了这话,也肆无忌惮地笑了起来。似乎刚才杨玲的善举,也是出于一时兴起而已。



    轻车熟路地转过几个弯,走过几个走廊,杨霄一个人走在杨家的院中,杨家灯火通明,彰显富贵之气。可他总是在这个庄园之中,感到一股无来由的独孤。



    走到一个二层阁楼,杨霄一直紧绷的脸色,这时才舒缓开来。



    “瞎老头,我回来了。”



    “怎么现在才回来?”



    吱呀一声,杨霄推开阁楼的门,一股书香古朴之味扑鼻而来。这是杨家的藏经阁,其中放着很多古书藏经。



    按说这里应该是杨家最为珍贵,也最为让人眼馋的地方。然而在杨家,却不是如此。杨家是武学世家,重在修武。偏偏这藏经阁中的武学秘籍却不是很多。更多的,是些练气的道家藏经,比如《道德经》,《大千衍生经》之类的。



    所以每天来光顾藏经阁的人,少之又少。



    这么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住着两个人。



    一个半残老头,一个瘦弱的小子。他们相依为命,老头就是负责看管藏经阁的,而杨霄,就是来伺候他的。关于黄老,除了他半残之外,杨霄知之甚少。



    藏经阁中昏暗无比,只点着一根半截的蜡烛。



    杨霄走进这个昏暗寂寥的小屋,却觉得浑身温暖了很多。黄老的话很少,只问了一句,便不再做声。杨霄却开始絮絮叨叨,一边把自己身上的竹筐给拿下来,一边脱下衣服,在水桶旁边洗了起来。



    “瞎老头,你猜我今天采到一个什么果子?”



    “……”



    “真的不猜?嘿嘿,也是,猜出来也不是给你吃的。”



    “今天天气很奇怪呢,尤其是千寻山上,更奇怪。”



    “你真的很没意思,我告诉你噢,我采到一颗天灵果!厉害吧,哈哈。”



    杨霄洗漱完毕,开始在藏经阁里整理那些书经,虽然很少有人来,但总算还是有人来的,他的任务就是每天将书经摆放整齐,并且时常擦洗维护。



    他本已累了一天,这时却觉得身上没有一丝困意,很是奇怪,干起活来也相当麻利。



    “听说外面来了一个和尚?瞎老头,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么?”杨霄终于干完手中的活,过去又点燃了另外一只蜡烛,这才坐在了自己的床上,问道。



    黄老终于说话了,他眼睛是瞎的,看起来十分恐怖,还好他一直闭着眼睛,他的两条腿也是残疾,坐在轮椅之上,这时听到杨霄的话,眉头微微一皱,嘶哑的声音从嘴里传出:“和尚?”



    杨霄点头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杨家上下都很紧张,如临大敌。嗯,我也是听那些小姐少爷说的。”



    黄老问道:“你又遇到他们了?又挨打了?”



    杨霄听着黄老似乎没有感情的问话,心里却是涌过一道暖流,无所谓嘿嘿笑道:“没事没事,现在我挨打都有经验了。”他站了起来,用衣服把腰间藏着的几个果子给擦干净,放到了藏经阁的桌上。当拿出那个天灵果的时候,他脸上闪过一道喜色。



    黄老突然笑了一声:“每天上山去采果子,就是为了那个杨慕青么?”



    杨霄脸上一红,诺诺道:“这藏经阁,除了她,也很少有人来嘛。”



    “哈哈哈哈,杨慕青那妮子倒是不错。如果杨家被灭,她倒可以苟延残喘一阵,她应该可以在百年之内,进入练气级别,但想要杨家崛起,恐怕她还不行,要看机遇。”突然黄老说道。



    杨霄一惊,问道:“杨家被灭?老头你瞎说什么呢?”



    黄老冷哼一声,道:“瞎说?百年已经过去,杨家无一天才,你觉得王国对杨家还有耐性么?若我猜得不错,刚才你说那和尚,便是杨家百年安逸以来,遭遇的第一个挑战!”



    杨霄听了心中剧震,一脸愁云道:“你说的也是。这几年无数家族势力对杨家虎视眈眈,还不是为了那劳什子的仙器。瞎老头你说杨家到底有没有那样的玩意儿?有他为什么不拿出来震慑他人呢?”



    这些年,不少人开始试探杨家。但杨家传说中的千寻塔却是从来没有拿出来过。在杨霄看来,对于这些宵小之辈,仙器一出,他们马上就要臣服。就算杨家没有天才,那又怎样。



    黄老沉默一会儿,终于说道:“不是没有,是不能用了。”



    “什么?”杨霄一愣。



    不能用了?杨霄不知为何不能用了,但若真是如此,那杨家当真危矣。且不说杨家就是因为这个传说中的仙器所受人尊崇。单单是那些人对千寻塔的觊觎,就让杨家有怀璧之罪。这些年他们投鼠忌器,不敢来抢夺。若真让他们知道千寻塔不能用了,那他们还不疯了来抢。开玩笑,杨家不能用,说不定别人就能用呢,那可是神奇的仙器。



    黄老活动了一下筋骨,双手摸着自己的轮椅,淡淡问向杨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杨家已经势弱,你有没有什么打算?”



    杨霄浑身一震,道:“黄老此话何意?”



    黄老呵呵一笑,道:“你想修道么?”



    杨霄眼睛一亮:“当然想。”



    “好了,去把《天罚经》抄上一百次,今天你就可以睡觉了。”说完这话,黄老再次闭目养神。



    杨霄顿时意兴阑珊,撇撇嘴巴,幽怨地看了黄老一眼,也只能去了。



    杨家庄园里。



    练武场上,一群杨家子弟,正在进行每日的晨练。



    砰砰砰砰!



    杨家子弟在练武场上,动作矫健,虎虎生威。一个国字脸的中年人,眉目如剑,身高九尺,在练武场巡视,那双有神的眼睛,仿若能看穿人的内心。他仅仅往那里负手而立,三十多个杨家子弟便感觉时刻都在他的巡视之下,练起武来一点都马虎不得。



    这人便是杨家家主,杨秦天!他是当代杨家之中最强的高手,已经突破形境,进入气境,称得上是以武入道的高手。



    “我们杨家自古以来,便是以武入道!天下修道之人不知凡几,门派林立,势力无数。有医,有儒,有佛,有武!”



    杨秦天眼神扫视一圈,铿锵说道。



    那些杨家子弟竖耳倾听,可是练武的动作却不敢停下,依然汗流浃背。



    杨秦天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道:“以武入道,讲究练体,便是以人的身体为炉鼎,以练天地!当年我杨家老祖宗便是以武入道第一人,强硬的身体,如同一座山一般!”



    “呼!”



    一道细微的声音,从练武场那墙脚发出,原来是杨霄这个时候,拿着一把扫帚在练武场打扫,他低着头,耳朵却是竖了起来。这时听到这话,差点惊呼出来。



    人的身体和一座山一样!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杨霄被杨家所救,并跟着姓杨,对杨家还是有一些归属感的,听到这些顿感胸中豪情万丈,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杨秦天瞥了一眼杨霄,脸上露出细微的笑容,接着和杨家子弟说道:“以自己为炉鼎,方能开天地。以武入道进程虽然漫长,但却是最扎实的修道办法!”



    杨霄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但小眉头却皱了起来。



    “所以,我们杨家无需被如今百花争艳一般的修道所迷惑,我们要做的,是要坚持我们杨家的传统,坚持以武入道,才是正统。”



    杨秦天最后说道。



    杨家子弟明显练得更加卖力起来。这些子弟有些虽然纨绔,但对练武却是马虎不得。



    但杨秦天看了一眼这本是朝气蓬勃的场景,却还是忍不住深深一叹,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忧愁。



    杨霄看了片刻,便在他们结束晨练之前,离开了练武场。



    以武入道。



    需要一段漫长的修道之路,先是练体,后练形,再练意,凡能感应到真正的道之所在。非意志坚定者,天资纵人者不能成功。



    第一重境界,便是最基本的练体,这个时候,武者还是普通人,只是身体力量比普通人强一些罢了。



    第二重境界,是练形,练形比起普通的练体来说强了很多,更注重招式和形的修炼,而不是再依靠蛮力。到了练形境界,便可修炼一些战技,飞檐走壁不在话下。但这毕竟也是一个武者,难登修道大雅之堂。



    直到进入了第三重境界,才算摸到了修道的门槛。那便是练意。也是修道最基本的第一个境界,便是意境!意境高手战技已能出神入化,隔空取人头,身体强悍到一定地步!和真正的修道只差一步,已经有意的领会,能感应天地灵气。



    然后才是练气!



    人说只有真正进入了练气级别,才算的上真正的修道。练气,便是真正将天地之气化为己用,在丹田之中隐隐有金丹结成。进入练气级别,被称作气境。气境高手便能用丹田中的天地之气炼制丹药,炼制法器符箓,驱使鬼神。



    而气境之后,还有灵境。



    那是现在杨霄完全触及不到的高度。



    杨霄若有所思地回到藏经阁,他住在藏经阁旁边的小阁楼里,算得上是待遇不错。其实他每天的活也就是看管和打扫这冷清的藏经阁,因为想去看杨家子弟练武,他才过去帮忙那边打扫。平日里他在杨家还算是比较自由的。



    武道,武道,以武入道。



    杨霄躺在自己的床上,看着窗外的天空。寻道,寻道。要说杨霄生在这个有着传奇故事的杨家,如果自己没有寻道的想法,那绝对是骗人的。但杨家乃武学世家,坚持以武入道。杨霄从小身体孱弱,这条命都是捡回来的,要不是这几年每天去千寻山上采果子,他的身体更弱。



    他每天去练武场帮忙打扫,自然是想找到寻道之门,他甚至已经将杨家那些武学战技全部印在脑中,而且每日上千寻山总会练就一番。



    但是效果,自然不如人意。



    想到这里,杨霄就颇为心烦。



    难道自己真的就这么一辈子甘居人下,任人羞辱?



    昨晚瞎老头的一句问话,更是将杨霄寻道的念头再次激发出来。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突然眼睛一亮,起身往藏经阁走去。



    推开藏经阁的门,昏暗中的黄老,一直坐在那里,似乎在等到杨霄。



    杨霄走了过去,看了一眼旁边的桌上,自己昨天采的果子鲜艳亮丽,看来杨慕青还没过来。心中有些失望,杨霄随便坐了下去,随便拿起一本道经,看了起来。



    “老头。”



    终于杨霄忍不住了。



    “嗯”



    黄老只是嗯了一声。



    杨霄继续道:“昨晚你晚上突然问我想不想寻道?”



    黄老答道:“没事,随便问问。”



    “哦……”



    杨霄撇了撇嘴吧,突然问道:“那我该寻什么道?”



    “你想寻什么道?”



    “当然是仙道。”



    黄老哈哈大笑,说道:“就你这小体格,在杨家始终没有出头之日。小子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么?”



    杨霄一脸懵懂。



    黄老道:“杨家不过是唐国一个小小家族,因为出了一个以武入道的天才,才让杨家变得显赫。哼,得道飞仙,你以为真那么容易么。”



    杨霄奇怪问道:“难道杨破天还不算了不起么?”



    黄老冷哼一声,道:“他能入道,的确很了不起。但是小子,他也只是入道而已!而且刚刚入道百年,人们传说他得道飞升,纯属捏造。他只不过是刚刚打开修道的那道门,去寻道而已。”



    杨霄听闻此话,惊为天人问道:“难道他还在世上?那为什么百年不见?”



    黄老道:“当然如此。你以为修炼区区百年,就可以飞升?区区百年,对修道之人来说也不过瞬息而已。”



    杨霄心中剧震。



    现在黄老所说,颠覆了自己对杨家的认知。



    “就整个唐国来说,四大门派便不是杨家能比拟的。而一般人,又则能触及那真正的修道门派?一些散修,不足挂齿。就算当年的杨破天,也只是一个比较强悍的散修。当年他真正触到寻道的门槛,所以抛下杨家,出去寻道。一去就是百年,不见踪影。不过,他之所以能在百年之内以武入道,是因为那个千寻塔的确是先天灵宝,说是仙器也说得过去。”